胰臟癌|胰臟癌年輕化存活率不到5% 醫生揭「癌王」早期唯一徵狀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6/25 12:27

最後更新: 2024/06/25 12:34

分享:

分享:

【胰臟癌/存活率/年輕化/死亡率/症狀/徵狀/體重下降/腹脹/糖尿病/跡象/血糖上升/高危因素/高風險/高糖食物】「癌王」胰臟癌年輕化,而且死亡率大增!台灣衛福部近日公布台灣10大死因,癌症連42年居首位。有醫生表示,與10年前相比,胰臟癌死亡率上升,且有年輕化趨勢。胰臟癌存活率不到5%,醫生警示,「癌王」早期唯一徵狀,民眾若出現改徵狀應留心。

台灣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近日在faecbook專頁表示「胰臟癌絕對在上升,而且年輕化中」,死亡人數上升57.4%,死亡率增加57.5%。而且全世界都在上升;另研究發現,小於55歲的年輕胰臟癌患者上升的趨勢,比年老的還要快。林醫生進一步指出,年輕胰臟癌患者已經佔了約10~15%,在美國胰臟癌已是死亡率第3位,美國預計2030年會上升到第2位。

此外,林醫生也引述台北榮總胰臟癌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石宜銘稱,罹患胰臟癌原因?與攝取肉類、高糖、高脂肪、抽菸有關。林醫生則以多年從醫經驗認為,胰臟癌有症狀大多已中晚期,如果沒有症狀時,開始血糖上升就要小心,因在診斷胰臟癌的3年前,血糖其實已經開始上升。

林醫生建議,若出現3大症狀,包括:糖尿病、腹脹、體重下降,以及高風險族群,包括:家族史、抽菸、喝酒、糖尿病 、肥胖者,請定期接受胰臟癌篩檢。

此外。台灣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表示,胰臟生產的胰島素可幫助調節血糖,食過多甜食,會增加胰臟負擔。另科戴鋒泉醫生指出,胰臟癌是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,胰臟位處隱密,病變發生時可能沒有症狀,常常被人們忽略。台灣每年因胰臟癌過世的人數約有500人,其5年存活率為1%至4%。

胰臟癌10大風險因素

根據本港醫院管理局資料,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,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,位置隱蔽,初期病徵並不明顯,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病人,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,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,因而耽誤治療,影響生存率。

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,病人的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。大多數的胰臟癌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,其他風險因素包括: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胰臟癌7大常見症狀

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4位,在2020年導致813人死亡,由於它的症狀不明顯,不容易在早期察覺,且治癒率相當低,因此亦有「癌王」的稱號。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,胰臟癌常見的7大症狀如下: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同場加映:高糖食物增胰臟癌風險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